首页 巨浪 下章
第六十一章 完美战果
斗打响之后“安徽”号就用五轮极为漂亮的齐教TT

 如同以往一样,前五轮齐都是急促炮击,炮长利用了望员提供的弹着点数据计算出炮弹的撒布范围,然后再根据炮弹的撒布范围来确定新的瞄准点,从而尽量提高远程战时的命中率

 这种炮击战术是帝国海军的官兵在战争中总结出来的一条经验

 远程炮战与近程炮战有很大的区别,比如炮手无法直接观察目标,了望员难以准确判断出弹着点等等在战争初期,甚至没有一套有效的远程炮战战术,一切都得从头做起,都得依靠前线军官从实战中取经验,总结教训

 战争打到现在,帝国海军的远程战战术已经变更了好几次

 最初的一套战术就是由以白佑彬为代表的,第一批炮长在实战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即利用雷达提供的数据,在完全不依靠目视的情况下瞄准敌人,并且向敌人开火,连校准的工作也由雷达负责,炮班组的成员只负责火炮的操作

 到现在,远程炮战的战术又发生了变化

 前五轮齐中,命中敌人是次要的,最重要的就是迅速估算出炮弹的撒布范围,从而确定出击中敌舰的概率,再由此来确定新的瞄准点,争取让炮弹集中撒布在敌舰的周围,从而保证尽可能的打中敌舰

 说简单点,这就是一种“概率战”

 炮击打的就是概率,击中敌人的概率

 当然,实战中,往往会在前五轮齐的时候就收获战果

 这次也不另外在第三轮齐地时候“安徽”号就击中了“蒙大拿”号一次打到第五轮齐地时候又击中了“蒙大拿”号一次而据“蒙大拿”号幸存地美军官兵回忆“安徽”号地第五轮齐一共打中了“蒙大拿”号二次只是有一枚穿甲弹直接打穿了舰体地边缘部位没有在舰体内发生爆炸

 六十枚炮弹击中对手三次百分之五地命中率已经非常不错了

 问题是战距离过远除了那枚直接打穿了舰体边缘部位地穿甲弹之外另外二枚穿甲弹都没有能够击穿“蒙大拿”号地水平装甲只是在战舰地上层建筑上开了二个巨大地窟窿并没有对舰体构成多大地损伤

 在转向之前“安徽”号又打中了“蒙大拿”号三次

 结果与前面差不多距离实在是远了一点穿甲弹在打穿了战舰上层建筑表面地装甲击中水平装甲之后就发生了爆炸没有能够对其造成致命地打击

 在此期间“蒙大拿”号地还击很猛烈效果却不明显

 据“安徽”号的战斗记录,在二点五十四分的时候,有一枚穿甲弹帖着舰桥顶部飞过,打断了一通信电线,导致“安徽”号上的一部长波电台无法正常工作因为“安徽”号之前是杨定方的旗舰,所以配备了很多长途通信设备,而现在这些设备基本上没有用处了,结果这点损伤根本没有对“安徽”号的作战行动造成影响

 三点过五分“安徽”号率先转向,开始近美军主力编队

 此时,杨定方调动的驱逐舰与巡洋舰编队已经杀了出来,并且正在朝美军主力编队前后包抄为了避免过早遭到对手驱逐舰的攻击,美军主力编队没有敢于转向规避第四舰队的主力编队,只能继续保持在原来的航向上

 随着距离拉近,炮战打得更烈了

 到三点十五分的时候“安徽”号与“蒙大拿”号的战距离已经缩短到了二万米之内

 也就在这个时候“安徽”号上的炮手采用了一种并不常见的战术,即继续增大主炮的仰角,才用减装葯的方式缩短炮弹的

 这一战术之所以特殊,是因为在海战中,战舰很少采用减装葯的方式来发穿甲弹

 减少发葯,也就降低了炮弹初速,从而降低了炮弹的穿甲能力另外一个结果是,在提高仰角的时候,炮弹的程将降低很多,从而可以用来打击相对较近的目标,而不是用来打击远处的目标

 当时“安徽”号上的十二门主炮的仰角都达到了五十五度左右!

 在此情况下,如果使用三分之二装葯,复合穿甲弹的程仅有二十公里左右!

 而这一战术的直接好处是:在使用复合穿甲弹的时候,仍然能够轰击敌舰的水平装甲,而不是打击敌舰的主装甲

 如果选择低仰角,全装葯的发方式,复合穿甲弹的弹道将非常低,从而直接轰击敌舰的主装甲相对而言,主装甲的厚度远在水平装甲之上,不但难以打穿,其后面还有装甲隔舱,也就难以对战舰的关键部位构成致命打击而在水平装甲之下,一般只

 三层普通的甲板,并没有隔舱的保护,也就更容易打TC关键部位

 换句话说,二十公里的距离,对“安徽”号来说,不算远,也不算近

 此时,复合穿甲弹的特点表现了出来

 在采用大仰角发的情况下,复合穿甲弹击中敌舰的时候,入角非常陡,几乎接近了垂直状态而在此情况下,即便“蒙大拿”级的水平装甲厚度在三百毫米以上,且复合穿甲弹在减装葯发的情况下,速度降低了很多,仍然能够打穿“蒙大拿”级战列舰的水平装甲!

 相反,如果采用常规战术,要想轰穿“蒙大拿”级战列舰上厚达十六英寸的主装甲,即便使用复合穿甲弹,也不见得能够办到

 三点十八分“安徽”号取得了第七个战果

 炮弹准确的落在了“蒙大拿”号二烟之间的水平甲板上,由此可以断定,这枚穿甲弹很有可能是从“安徽”号的乙炮塔,或者丙炮塔内的主炮打出来的穿甲弹在砸穿了天甲板之后,又穿透了二层普通甲板,然后打穿了水平装甲,最终在击穿了一号轮机舱上方的强化装甲之后发生爆炸

 虽然“蒙大拿”号上的动力舱严格的按照分舱隔离的方式进行布置,从而确保了每一个动力舱的安全,但是这一枚穿甲弹也足以报销掉其四分之一的动力设备,并且导致其最大航速由三十节降低到二十四节了

 而此时,战双方的速度已经降低到了二十四节以下

 也就是说,除非美军主力编队加速,不然“蒙大拿”号受到的损伤不会对其作战行动造成太大的影响

 据“蒙大拿”号上幸存的美军军官回忆,当时舰长要求米切尔转移到其他战舰上去,可是米切尔却以战斗正在进行,旗舰还没有完全丧失作战能力为由,没有采纳舰长的建议,甚至没有离开司令舰桥

 结果,米切尔永远丧失了离开“蒙大拿”号司令舰桥的机会

 三点二十一分“安徽”号收获了意义最为重大的战果

 一枚穿甲弹直接砸在了“蒙大拿”号高大的塔式主桅的右前方,随后改变方向,落在了前下方司令舰桥的顶部,并且砸穿了厚度达到了二百三十二毫米的装甲,最终在司令舰桥内部发生爆炸

 等到损管人员与医务人员赶到的时候,包括米切尔在内的二十多名军官都已阵亡

 当时,损管人员只找到了一面中间肩章,证明米切尔确实在司令舰桥内,且在爆炸中被炸得粉身碎骨

 到此,美军舰队的指挥中枢被彻底摧毁

 接下来的战斗,几乎没有任何悬念

 战距离从二万米缩短到了一万七千五百米“安徽”号才主动调整了航向,没有继续近美军主力编队,同时“安徽”号上的十二门主炮也低了炮口,开始轰击“蒙大拿”号的舰体,连副炮也相继投入了战斗

 打到三点五十分的时候“蒙大拿”号已经奄奄一息了

 而到此时“安徽”号一共只挨了五枚十六英寸炮弹,且之有一枚穿甲弹打穿了甲炮塔前方的水平装甲(厚度远不及主要部位),并且在舰体内发生爆炸,导致阶上出现了一个直径近十五米的大窟窿,并且使甲炮塔在半个小时内没有能够打出一枚炮弹

 三点五十三分“蒙大拿”号主动离了作战编队,向右规避

 只是,此时规避已经太晚了

 “安徽”号没有去追击对手,而是加入了后面的战斗,开始协助“黑龙江”号作战

 后来“蒙大拿”号又被驱逐舰发的鱼雷四次命中,却仍然坚持漂浮在海面上直到当天傍晚,在拖带无望的情况下,白佑彬才让驱逐舰用鱼雷击沉了这艘“顽强”的战列舰也正是如此“蒙大拿”号反而成为了这场海战中最后战沉的美军战列舰

 在这场战斗中“安徽”号的表现可以用“完美”来形容

 相对与以往而言,作为领舰的“安徽”号能够有如此好的表现,在很大的程度上与该舰不再是舰队旗舰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当时杨定方在“安徽”号上指挥战斗,恐怕“安徽”号的舰长根本不敢放开手脚与对手决斗,也就不可能取得如此漂亮的战果

 当然,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帝国海军官兵的素质在战斗中的重要确实远在战舰本身的能之上如果不是“安徽”号上的官兵都有着丰富的经验,也就不可能在战斗开始之后不久就打掉了对手的司令舰桥,从而使对手丧失了最重要的指挥中枢,从而为最终全歼敌人涤讪基础  M.igExS.Com
上章 巨浪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