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龙的力量—南海扬 下章
第二十七章 槟城之围(五)
 又一枚中国陆军的DF-11/A近程弹道导弹掠过槟榔屿岛冬季的夜空,乘着并不强劲的东北风飞向这个岛屿主要的航空基地—峇央乐拜国际机场。这一枚DF-11/A近程弹道导弹,显然携带着用于摧毁严密设防重点目标的单一弹头战斗部。

 一旦被装载有500公斤烈高能炸药的弹头直接命中,那么这座印度守军寄已厚望的空港将至少瘫痪数天之久。部署在机场周遍的防空导弹阵地上,3联装倾斜发架的印度自行研制的“阿卡什—2”防空导弹系统毫不吝啬的多枚连,试图构成拦截的弹幕,阻挡毁灭的降落。

 “阿卡什”防空导弹系统是在印度在俄制SA-6导弹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火控系统使用印度自行研制的相控阵雷达,具有对付多目标、反战术弹道导弹能力,一度成为印度弹道导弹防御计划的重中之重。

 号称“印度的‘爱国者’”的“阿卡什—2”防空导弹系统,在印度国内经过了多次成功拦截弹道导弹的试验,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局更确信的宣称改进后的“阿卡什”有些技术能全面优于美国的“爱国者”1型防空导弹。

 但是在现实面前,印度军工的自信总是那么的脆弱,迅速陨落的DF-11/A导弹弹头瞬间将头飞来的“阿卡什—2”防空导弹无情的甩在身后,任其徒劳的自我毁灭,由近炸引信引爆的破片杀伤式战斗部只能在DF-11/A导弹飞行的轨迹上留下一个绚烂的烟火。

 圆锥型的弹头在空气加速形成的火球快速的向峇央乐拜国际机场飞去,而此刻在机场塔台旁,一个隐秘的发阵地上,一团白色的烟幕升腾而起。2枚7米长俄制防空导弹垂直的弹出密封充氮的发筒,笔直的飞到在20米的空中,随后在空中点火,径直扑向来袭的DF-11/A导弹。

 这次成功的拦截来自印度引进的S-300PMU2“骄子”中远程地空导弹系统,作为俄罗斯陆军防空的中坚,S-300PMU2是在俄罗斯针对S-300初期型号没有反战术弹道导弹能力及对海湾战争作出及时反应,以反战术弹道导弹为重要内容改进S-300系列防空系统的的改进。采用垂直发,可以有效拦截速度3千米/妙、程2500千米来袭的战术弹道导弹。

 被击中DF-11/A导弹弹头在距离峇央乐拜国际机场15公里的空中,被引爆成一个巨大的火球,携带着剩余燃料的弹体同时在空中解体。虽然有效的化解了危机,但是看着机场上空纷飞燃烧着的导弹碎片,负责着槟榔屿要守备的帕塔尼亚中校却神色黯然。

 对于中国的弹道导弹优势,印度军队并非全无准备。在攻战槟榔屿之后的要化过程中印度陆军迅速部署了超过3个营的“阿卡什—2”防空导弹系统。新德里一度相信这样的防空配置足以抵御中国陆军和第二炮兵战区最大规模的导弹突袭。

 好在对印度军工生产水平有着深刻了解的帕塔尼亚中校,强烈要求印度远东战区司令部从安达曼—尼科巴群岛的防空部队2个S-300导弹防空旅中抽调出1个营俄制S-300PMU2“骄子”中远程地空导弹系统部署在峇央乐拜国际机场。

 但是帕塔尼亚中校的想法只是有备无患,但现在看来“阿卡什—2”防空导弹系统在中国人的近程地对地导弹的突击面前,几乎就是纸糊的。槟榔屿地区的反导作战只能依靠自己手中唯一的1个S-300导弹营了。

 不过针对中国陆军的导弹突袭,帕塔尼亚中校并非全无还手之力。在中国陆军的DF-11/A近程弹道导弹发的同时,由安达曼—尼科巴群岛起飞的2架米格-25R型超音速战斗侦察机正在夜幕下滑上跑道。

 坐在自己熟悉的战机坐舱里,已经超龄服役的印度空军上校穆拉克。对着跟在自己身旁不远处的僚机—同样已经40多岁的俄罗斯空军的维克多中校竖起了大拇指。作为印度空军第一代米格-25战机的飞行员,穆拉克永远不会忘记自己第一次上个世纪80年代第一次登上这创下过无数项世界飞行纪录的钢结构怪鸟时那紧张而又兴奋感觉。

 而后是一次又一次神秘的侦察任务,穆拉克曾驾驶着它靠近那危险的西部国界的边缘,警惕的侦察着巴基斯坦的装甲武装部队和战略储备。在1997年,他曾奉命进入了巴基斯坦的领空。中国人的J-7战斗机、美国人的F-16“战隼”轻型战斗机一度试着追赶它,但在米格-25卓越的高空高速能下,他摆了所有的追逐,安全的回到了印度国内。

 但是在平里米格-25的飞行员从来不允许讨论它的使命特征,它在国外领空的监测活动一直处于绝密状态。在前20年的军旅生涯中,穆拉克的所有的荣誉和战斗里程全都湮没在历史的雾之中。

 印度政府一度曾决心退役所有的米格-25战机,新德里的高层相信“INSAT2B”多用途卫星和无人机的出现将轻易的取代这些已经服役了30年的老式的间谍飞机。穆拉克所能保留的只是他在保卫国家和与敌作战时拍摄的上千张高清晰黑白照片。

 不过此时,现任印度远东战区司令,阿得。普拉什中将代表空军站了出来,要求新德里重新考虑这一计划,最终在普拉什中将等印度空军将领的努力下,印度空军最终保留了部署在巴雷利基地的1个米格-25“狐蝠”侦察机中队。

 而随着中印战争的展开,新德里一度无比自信的侦察卫星和无人机部队全都被拥有更高空间技术的中国逐出了战场。部署在中国境内大功率红外化学激光器,令印度政府的多枚多用途卫星在太空中传感器组烧坏而致盲。而部署在缅甸沿海群岛的电子侦察系统更令印度空军的无人机无所遁型。往往只要一起飞便会遭遇中国空军的拦截。

 印度军队在马来半岛和苏门达腊的败局,固然有战略战术各方面的原因,但对战场信息把握的失真,战场C4I系统的崩溃却不能不说是一个非常直接的原因。一旦离开了安达曼—尼科巴群岛,整个战区对于印度军方来说便笼罩在一片雾之中。

 在这样的情况下,阿得。普拉什中将不得不将印度最后一个高空高速侦察机中队部署在安达曼—尼科巴群岛上,来吹散眼前的这片雾。

 而此刻的米格-25R型超音速战斗侦察机也经过了俄罗斯空军最新的系统改进,装载了高能合成孔径雷达、密位置探测系统等,前线情报探测雷达,并可将最新情报由数据链传送至地面情报站。

 而新德里也正在努力向俄罗斯商谈紧急订购“俄版U—2”M-17高空高速侦察机的可能。而俄罗斯空军的维克多中校正是俄罗斯军方派来检验米格-25R型超音速战斗侦察机最新改进型能的军事顾问。

 如果真的要为这种战机找一个合适的比喻,在苏联时代便开始驾驶米格-25型战机的维克多中校觉得它很象自己故去的老,笨拙、沉重但是又不失可爱和温柔。作为一个军人,维克多中校已经习惯了执行这样的飞行任务。两架垂老的战鹰轰鸣着飞行马来半岛北部,寻找中国陆军的导弹阵地。

 他们并不知道,在他们的前方,是怎样的命运在等待着他们…。  m.IgeXs.COM
上章 龙的力量—南海扬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