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袁氏三国 下章
第六十七章
袁斌见崇文馆的建立,吸引了大批的名士和学者,而自发布民间献书令之后,也有不少人将家中的藏书献出来。袁斌让陈琳组织一帮人手,将书简按类别存放在铜雀台里,尤其是珍本孤籍,更是组织人手誊抄数份。书籍按类别分为十类,以“千字文”中的“天地玄黄、宇宙洪荒”为类名。

 其中“天部”为天文、历法、术数诸类;“地部”为稼穑、水利、矿藏、金属冶炼诸类;“玄部”为除去儒家经典外的其余诸子百家的学说;“黄部”为三坟五典、八索九丘等儒家的学说;“宇部”为医术、炼丹(化学)、格物致知(物理)诸类;“宙部”为武学兵法,包括六韬、三略、太公兵法、司马法、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吴子兵法、魏公子兵法、尉缭子、管子、墨子、商君书等兵家学说;“洪部”测量、绘制、地理、建筑、手工艺诸类;“荒部”则收集一些关于骑术、兵器、拳脚等体育运动类的书籍(虽然汉代就有纸出现,但自隋以前,书籍皆以竹简的形式保存。但是制作不易,价格昂贵,且篇幅浩大,收藏不易。自秦始皇焚书后,典籍多有失散。袁斌曾秘密派遣亲卫(众多网友的龙套)去挖掘商、周、秦、汉以来,历代的皇公贵族的葬墓,收集了大量的、内容完整的典籍,包括甲骨文、金鼎文、木文、皮文等等。袁斌把这些东西收集起来后,交给崇文馆的大儒们翻译、整理、校对。而那些大儒能在有生之年,再次见到众多失传的典籍,更是高兴的连北也找不到了,更不会去问袁斌这些东西的来路)。

 “邺城三台”中,冰井台上建了崇文馆,铜雀台上建了藏书阁。那金凤台干什么用呢?

 自有妙用。袁斌在金凤台上仿崇文馆,建立了“昭武馆”主祀孙武,陪祀孙膑、吴起、尉缭、司马穰苴四人。此地遂成众将讲兵演武之处,后来发展成了军校(如果东汉有这个称呼的话)。

 有了“邺城三台”这一标志的建筑,河北马上超过了颖川和荆州等地,成为文才汇聚之地。许多有名望的大族,都将本家或旁支迁到邺郡居住。包括南许氏、荆州习氏、向氏、桓氏等等。当然一些本地传承了数代,在当地是数一数二的大家族,由于在当地有着极大的利益,他们轻易是不会迁移的。如并州河内的司马家、太原的王家;豫州颖川的荀家;荆州的蒯家、蔡家;扬州的朱、张、顾、陆四大家(还有后来的步、全等家)。他们与当地的豪强有着很密切的关系,他们族中大量的子弟都在为豪强服务,牵一发,而动全身。当然,袁斌也没指望他们能来。

 袁斌在此次的大迁徙中,还真发现了不少的“名人”(三国志上提到的,有名有姓的人)。包括袁斌的同宗袁涣(字曜卿)、徐奕(字季才)、何夔(字叔龙)、和洽(字士)、娄圭(字子伯)、桓阶(字伯绪)、韩暨(字公至)、王观(字伟台),皆青年才俊,一时之杰。袁斌悉数送到崇文馆内深造,准备过一段时间后,通过科举‮试考‬,从中选择一批精英,出来做官。

 最让袁斌高兴的是,他从这次的人才大回归中,发现了四个人,这四个人可不得了。这四个人主动来北方投奔袁斌,让袁斌非常高兴。

 这四个人来自三个地方:博陵、汝南、颖川。可能大家已经知道他们是什么人了吧。不错,就是他们:来自博陵的是崔镒(字州平,崔州平的名,历史已失其传,不过其兄崔钧,到是留下了名字。钧是度量单位,笔者按照古代起名的规则,为崔州平起了个名,叫镒,也是度量单位);汝南的孟建(字公威);颖川的徐庶(字元直)、石韬(字广元)。

 袁斌没有让他们去崇文馆深造,而是直接将四人纳入大将军府的属官,做为郭嘉、田丰、沮授三人的副手。三人之中,田丰、沮授年纪已经有些偏大了,沮授已经四十五岁了,田丰也有三十九岁,是时候培养他们的继承人了。

 而武将之中,颜良四十一岁,文丑四十岁,高览、于四十二岁,华雄、纪灵四十六岁了,麴义年纪最大,已经五十五岁了;年轻一点的赵云三十三岁,张郃三十四岁,太史慈三十五岁,臧霸三十六岁。

 袁斌心想:“文臣那边后继有人,武将这边,也得选几个少年英杰,做为老将们的帮手。”一开始,袁斌手下年轻的将领只有徐盛一人,年纪二十四岁,他又写了几个人的名字和籍贯,让亲卫们四处寻访,包括:汝南陈到(字叔至,26岁)、太原郝昭(字伯道,25岁)、河间孙礼(字德达,21岁)、南牛金(19岁)等。其他的人,虽然袁斌也知道,但他们此时年岁尚小,又没有字,不方便查找,只得先行寻访这几个人(龙套们不要怪我啊,先是让你们偷坟掘墓,现在又是拐带人口^_^)。

 由于曹占了并州,袁斌于休养期间,虽然不会主动攻打曹,但也怕曹趁机袭扰冀州。乃于太行山上的“太行八陉”(八条通过太行山的通道,能联系冀、并二州,分别是轵关陉、太行陉、白陉、滏口陉、井陉、飞狐陉、蒲陉、军都陉),筑以城、堡垒,据险以守之。每城派千人防守,配以强弓硬弩,可挡数倍于己的兵。八关分别以蒋义渠、吕威璜、韩莒子、眭元进、蒋奇、苏由、赵睿、彭安守之,归于统领负责。幽州防务委以阎柔,此人于外异族中极有威信,再以田豫、田畴、韩珩等人辅佐,可保边境平安。青州防务与臧霸负责,他手下的黄巾旧将管亥、孙观等人,调至前线赵云手下听用,明为重用,实为监视。而新降的袁谭、袁熙、袁尚三人的部将如马延、张凯、焦触、张南、赵融、孟岱、何茂、梁岐等人,则统统打发到青州去,交给臧霸调教。就算他们想做反,青州三面环海,也成不了什么气候。

 建安七年(公元202年3月),安生了小半年的曹,又把屠刀对准了南方的豫州。豫州乃各方势力混杂之处,形势十分复杂。在轩辕山一带,还有黄巾余孽活动;豫州西南有刘表势力的介入;东南方是孙权的势力范围;中间还杂有袁术的余部等各种大小势力。

 本来大家相安无事,但随着曹的介入,让局势顿时紧张了起来。  m.IgeXs.Com
上章 袁氏三国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