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袁氏三国 下章
第四十八章
袁斌大喜道:“快,快将神医请进来。”

 樊阿上得堂来,袁斌对樊阿道:“久闻令师元化先生医术神,能活死人,白骨。先生乃令师之高徒,还请施以妙手,为家父驱除顽疾。”

 樊阿本在家乡一带,为乡亲们治病。彭城太守陈登派人找到自己,然后架上马车,一路急行,就给送到邺来了。本来樊阿见这些当官的,强行将自己“绑来”心中十分生气。今见堂上此人貌似在官,却和蔼有礼,待人热诚,对袁斌不觉多了三分好感。

 樊阿对袁斌道:“这位大人勿需多礼,治病救人乃是医者之本分。敢问大人,患者现在何处?”

 袁斌忙散开人群,将樊阿引到袁绍的榻前,请樊阿为袁绍治病。

 樊阿为袁绍把了把脉,又询问了相关人员一些病人的情况。沉思良久,对袁斌道:“依令尊大人的病情来看,所得并非什么急症。乃是饮食无度,又感风寒,复得滞下(痢疾)之症(笔者不通医术,此言乃胡诌也^_^)耳。”

 袁斌又问道:“如何至今昏不醒,其余医师尽皆束手?”

 樊阿道:“腹中无食,且又手足厥冷,痞呕恶,体乏神疲,故思倦寐。”

 袁斌道:“什么,父亲大人只是睡不醒?”

 樊阿道:“不错,本来,令尊大人休息一段时间后,就会自然醒转,思以饮食;可惜庸医只见令尊大人面色腊黄,即以病重,胡乱开药,反令病情加重,如今昏阙不醒,即是此故。”

 袁斌问道:“当以何策解之?”

 樊阿道:“樊某所学不及家师十之一二,唯善针灸之道。令尊之症,当施以针灸,辅以汤药,当可治愈。”

 袁斌喜道:“但烦先生施以妙手。”

 樊阿取出布包,拿出金针,连刺袁绍的承满、梁门、太乙、天枢、外陵诸**(这几个**道属于十二正经中的足明胃经),只听得袁绍胃中一阵巨响,樊阿命人取来铜盆,将袁绍翻转过来,面向铜盆,只见袁绍呕出无数腥臭难闻的黄绿色体。

 其味之冲,令人呕,众人无奈,只得隐忍。樊阿命人将铜盆取走,众人才长出了一口气。接着樊阿又用针刺袁绍香、禾(骨翏)诸**(属于手明大肠经);巨(骨翏)、地仓诸**(属于足明胃经)。过得片刻,袁绍幽幽醒转。

 袁尚非常机灵,见袁绍醒了,快步扑到袁绍身边,哭道:“父亲,你可醒了,可担心死孩儿了。”袁绍见自己的儿子如此关心自己,心怀大慰,病情又好了三分。

 樊阿对袁斌道:“好了,病人已经好转,我再留下一副方子,按时服药,多卧休息,不可再酗酒暴食。一个月后,当可痊愈。”说着,随手写就一张药方,交给袁斌。

 袁斌接过药方,对樊阿谢道:“先生妙手回,治愈家父,真是功德无量。待我送先生一程。”随后,命人取来黄金五十锭(一锭重十两),要送与樊阿。樊阿坚决不要,后来推辞不过,只得收下一锭,作为诊金。剩下的金锭,说什么也不要。

 袁斌无奈,对樊阿道:“先生奔走乡间,为百姓治病。这汤药之费,所需巨大。先生可将剩余的金锭收下,就当是袁某为天下百姓送与先生的汤药之费。”樊阿见袁斌如此说,只得收下。袁斌派人送樊阿回彭城去了。

 等到袁斌回转堂内,袁绍已在袁尚的搀扶下,坐到了椅上;袁谭则命庖厨送来饭食,供袁绍食用。

 袁绍见袁斌进来后,感叹道:“为父险些不能再与诸儿相见矣。”

 袁熙一直没逮到机会,此时言道:“父亲吉人自有天相,区区小疾,还奈何不得父亲的。”

 袁绍见诸子在自己得病期间,争进孝道,心中非常欣慰。笑道:“我儿孝心可佳,为父甚是喜悦。只是突来急病,致使此次南征化为泡影,曹仍纵横兖、豫,为之奈何?”

 袁斌劝道:“父亲不必如此,虽然南征未竟全功,但天下震动,足以震慑曹,其胆破矣。父亲但可安心休养,待痊愈之后,伐之未迟。”

 袁绍握着袁斌的手道:“为父自到何大将军帐下任职以来,统兵二十余载,可谓知兵矣。今次南征,迟疑不进,困于城下,反不如承德所得功大。真是自古英雄出少年,长江后推前(笔者言:前死在沙滩上^_^)。”

 袁斌道:“父亲何出此言,父亲年不过五旬,秋正健,正是建功立业之时。所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盗了曹的版了^_^)。’父亲何出此伤感之言。”

 袁绍赞道:“承德好文采,好一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说出了自古多少暮年英雄的豪气。”

 袁斌见袁绍讲了半天话,微疲态,对袁绍道:“父亲大病初愈,还是多多休息为上。孩儿先行告退了。”说罢,袁斌就退出大堂去了。

 众人一见袁斌退走,方才醒悟打扰袁绍休息了,忙纷纷告退。

 袁绍道:“正南(审配)、元图(逢纪)留一下。”

 审配、逢纪一见袁绍点名,只得留了下来。审配问道:“不知主公留下我等,有何事吩咐。”

 袁绍叹道:“此病来得甚是突然,幸好有名医施以妙手,才得幸免,不然与卿等相见无矣。”

 审配劝道:“主公不必担忧,主公洪福齐天,必无大碍。”

 袁绍一摆手道:“正南此言,言不由衷也。我的身体我自己知道,恐怕是时无多了,不知什么时候再得一场大病,可能真就缓不过来了。所以我想,趁着我还清醒,把世子的事定下来。省得到时候我一旦故去,诸子为了世子之位,再手足相残。”

 审配与逢纪对望一眼,都能看出两人眼中惊诧的神情。逢纪为人比审配要圆滑一点,忙对袁绍道:“此乃主公家事,非臣所宜知也。”

 袁绍道:“诶,二公皆我之心腹,不必如此。我袁绍生有四子,其中袁谭、袁熙、袁尚自幼在我身边长大。而袁斌虽然没有正当的名份,但到底是我的儿子。我本以为,此生再也不能遇到‘她’。谁知在我有生之年,不但知道了她的消息,还能遇见如此出色的儿子,老天待我不薄。二十年来,我没有尽到做父亲的一丝一毫的责任,我对不起‘她’和斌儿。我能做的,只有在在生之年,尽量的补偿他失去的父爱,才能减少我心中的愧疚。”

 审配、逢纪越听越不对劲,自己的主公有要立四子为世子的想法,这样一来,岂不是要废长立幼。虽然这是主公的家事,但自己向与袁斌没什么情。所谓一朝君主一朝臣,一旦袁斌当上世子之位,自己还能受到重用吗?还能像在袁绍手下一样,呼风唤雨吗?

 审配又与逢纪对望了一眼,两人素来合作默契,一个眼神,就把什么问题都说明了。

 审配劝道:“主公,废长立幼,恐于礼法不合。况且大公子也没犯过什么错误,如果不立大公子为世子,恐怕会惹人非议。”

 袁绍道:“正南,你平素来精明,怎么今如此糊涂。袁谭他有几斤几两重,我这个做父亲的会不清楚?他根本就不能保住这若大的家业。我问你,要是袁谭当上世子,继承了我的事业和地位,他对内安抚众臣,对外能打败曹吗?”

 审、逢二人顿时沉默不语,无话可说。事情明显着的,南征之时,袁谭连魏种也打不过,最后到邺城来耍“告家长”这一小孩子的招术,让有心的人顿时大失所望。而二子袁熙犯有大错,害死了袁绍的亲外甥高干,被袁绍“发配”到了幽州,更没有问鼎世子宝座的可能,剩下的只能在袁尚和袁斌两人之中选一个。很明显,无论是名望和才能,袁尚都不能与袁斌相比,似乎袁斌当上世子,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袁绍接着道:“我也知道废长立幼,惹人非议,所以才留下你二人来商议。今天之事,无论成与不成,你二人都不可将之漏出去。”

 审配、逢纪道:“谨遵大将军之令。”

 袁绍对二人道:“好了,天色不早了,你们都回去吧,容我再仔细思考一下,再做决定。”  M.igExS.cOM
上章 袁氏三国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