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唐朝小官人 下章
第五百九十二章 分庭抗礼
人的从众心理,使得这东城越来越热闹了。

 一辆辆的车轿赶来,甚至连个脚不沾地的地方都没有。

 而此时,许多人心里产生了微妙的变化,他们看到这一个个的人,许多人甚至都是平时所识的,而大家碰了面,自然不会说,我只是来凑凑趣,人都来了,说这样的话,天知道自己这番话会不会惹来人反感。

 大抵人都来了,自然要表现出一副对上皇陛下敬若神明的样子,无论内心里是不是对这位上皇是什么感情,可是表面上,却总是恭敬有加。

 每个人都是如此。

 而正因为每一个人如此,许多不过是来凑趣的人便不的冒出一个念头,上皇…居然如此得人心吗?

 人心如水,当初是人心被迫让武则天不得不禅位,而如今,也是这个人心,将这个上皇又推到了顶峰。

 韦洵已是满头大汗淋漓,他已看到来人越来越多,以至于整个东城内外都已人满为患,他当然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三个皇子在这里,这么多文武百官在这里,这么多世家子弟连,这么多的僧俗百姓没有散去。

 这时候,京兆府当然不敢去赶人,而韦洵,也只能放任如此。

 而偏偏,那位上皇,似乎还在‘沉睡。’

 寝殿之内,没有一点动静和声息。

 可是每一个人,似乎都不以为意,他们仿佛觉得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聚众的已经越来越多了。

 甚至…还出现了几个韦

 他们也怕啊。

 跟着韦家的人虽然得到了荣华富贵,可是眼下这个局面,鹿死谁手也未可知,天子生死难料,一旦韦家出了问题,这些韦。哪一个不是要死无葬身之地。

 而现在…上皇人心所向,这个时候,不如且来给自己留一条后路。

 烈当空,所有人都是汗浃背,韦洵阴沉着脸,只是在寝帐之外,不发一言。

 …………………………………………………………………………………

 寝帐之内,却是另一幅光景,武则天自然是早就起了,她手捧着佛经。不徐不疾的在低声默诵,似乎外间的东西,都距离她太远太远,她对外界的事,一丁点也不关心。

 女官小心翼翼的给她奉茶,她足足喝了几盏,才突然抬眸:“什么时辰了?”

 淡定从容,仿佛天塌下来,这个女人。照旧能保持着这心平气和之态。

 “陛下,午时三刻了,三位皇子殿下,已经久侯多时。噢,还有韦娘娘也派了人,特来驾。”

 武则天只是淡淡点头,仿佛这一切。都是应当的,自己就理应被人捧着含着,不必有丝毫的亏欠。

 她沉了片刻:“叫三个皇子进来说话。”

 “是。”

 当女官自帐中出来。道:“请三位殿下入账觐见。”

 李重福早已跪的腿脚酸麻了,头又大,使他有些吃不消,可是此时此刻,他却没有一丁点的怨言,直到那女官传出来了消息,李重福大喜过望。

 其实在来之前,他心里尚且还有犹豫,可是现在…他却早已打消了所有的顾虑,其实她根本不在乎自己这个皇祖母有没有拿架子,又或者是不是对自己有什么怠慢,他最担心的,还是实力。

 他担心这一步自己走错了,而事实上,上皇地分量远不如韦后。

 而如今,当无数人出现的时候,他便知道,自己抱住了一条很好的大腿,足够让他终身受益无穷。

 他忙不迭的与两个兄弟进入了寝帐,纳头便拜,哽咽道:“孙臣见过陛下,孙臣问陛下安好。”

 这哽咽的声音,绝不是作伪,事实上,这些年来,他们已经受过了太多太多的委屈,而这些委屈,在这一刻,却是尽皆发了出来。

 武则天只是冷冷的看着这三个孙子。

 她脸上没有表情。

 她真的有犊之情吗?

 在来之前,或许她在想,自己见到了三个骨,理应会感慨万千才是,可是现在,她发现她依旧很冷静。

 她突然冒出可笑的念头,这三个人,和别人的孩子又有什么分别呢?

 骨至亲…

 似乎在她的心目中甚是可笑。

 或者…她早已没有了感情,她所思所想,不过是站在那权利的顶峰,为的…是手揽一切。

 本质上,这是一个自私自利到了极致的女人。

 可是现在…她却还是出了笑容,不是因为看到了自己的孙儿,而是因为她知道…骨至亲,某种程度可以成为自己的利器。

 她笑容可掬的道:“都起来吧,累坏了吧,倒是难为了你们,重福,你上前来,让朕好好看看你,你比从前长大了许多,怎么年轻轻的,居然添了白发,哎…这可怎么得了。”

 李重福感受到了浓浓的爱意,心里更加委屈:“孙臣…孙臣…请祖母救我…”

 他猛地又跪倒在地,朗声道:“父皇垂危,而天下之政,尽皆都落在了韦氏之手,韦氏任用私人,打击宗室,迟早下去,大唐江山不保,孙臣三人在长安,无时无刻不是惶恐至极,韦氏无情,只需起心动念,孙臣三人,便性命不保。孙臣乃是祖母骨。更是父皇亲子,可是如今,却连囚徒都不如,丧家之犬,亦不过如此,如今…韦氏司马昭之心,已是路人皆知,她诛尽宗室,而行王莽之事,孙臣人等…”

 后头的话。已经哽咽的说不下去了,紧接其后,便是滔滔大哭。

 来之前,他就已经想好了,见到了上皇,索把话摊开来说,事到如今,也没什么可避讳的,既然来了。也就不在乎韦氏怎么样了。

 另外两个弟弟,亦是开始大哭起来,这眼泪倒真不是作伪,好端端的皇子。本来何其尊贵,可是这几年过的都是狗都不如,每天生活在惶恐不安之中,这哪里是人过的日子啊。

 武则天‘动容’。然后长身而起,旋即将李重福扶起,不由道:“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吗?朕…也料不到。虽然外头传言纷纷,各种流言蜚语数不胜数,可是朕总以为,你们终究是宗亲,是皇子,总不至于如此,朕哪…是真正万万想不到啊。”

 于是宽慰了一番。

 李重福等人安下心来。

 武则天又道:“来人,起驾吧,也该入宫了。”

 她一声令下,顿时撤了大帐,随后在三个皇子的拥簇下,徐徐出来,韦洵忙是上前要行礼,而这时,无数人拜倒在地,纷纷道:“陛下万岁…万岁…”

 称颂之声,不绝于耳,冲破了云霄。

 武则天则没有显出任何不安和惶恐,仿佛一切都是如此理所当然,她心安理得,甚至连看都没有看那些拜倒在地,对他表达崇敬之情的人一眼,犹如自天而降的神佛一般,没有出微笑,没有出喜悦,甚至连眼角的余光,都吝啬于给这些人。

 她已上了车驾。

 在卫和女官、宦官的拥簇下徐徐入城。

 沿途所过,无数人拜倒于道旁,虽然明知道,这位上皇陛下甚至连车驾的帘子都没有拉起来,只是藏在这车厢之内,可是在这种情况之下,每一个人不由自主地屈膝拜倒。

 而这种心理,却甚是微妙,武则天没有显出丝毫的亲民,却反而让更多人趋之若鹜,更是生出高山仰止之心。

 人…是下的。

 韦洵已经心如麻,一面在前开路,一面命人火速入宫禀报。

 ……………………………………………………………………………………

 外间的事,怎么逃得过韦后的耳目。

 几个韦家的人已经匆匆跑来禀告了。

 大家都是哭丧着脸,在这宫中有些不安。

 他们今的地位,固然是来源于他们所掌握的权力。

 而这一旦这个权力基础发生了动摇,曾经高高在上的他们,其实和普通人并没有什么分别。

 一开始的时候,惊怒的韦氏还想让人偷偷记录下那些敢去驾的叛逆,可是现在…当人越来越多,她只剩下了无力感。

 因为…叛逆实在太多太多,真要秋后算账,只怕韦家一辈子都算不完。

 事情的恶化,更像是某种化学反应。一个已经退居幕后,早已失去了权柄的上皇,对于韦家来说,不算什么致命的威胁。

 甚至,韦氏若是横了心,索将她除去,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至于三个皇子,更是没有什么威胁,只要韦氏愿意,她能保证,这三个别人的儿子便会乖乖跪倒在自己的脚下,乖乖的各种曲意逢

 而武则天加上了三个皇子,却足以致命了。

 这几个没有致命威胁的人合二为一,则成了一个极大的隐患。

 韦后的尊贵地位,加上三个皇子的合法,便催化出了无数朝中敢怒不敢言的臣子们,使他们有了足够的勇气,让他们一下子变得胆大包天,乃至于放肆起来。

 而反韦家的大臣一旦与武则天合成一体,那些左右摇摆的人,也开始权衡起来,他们没有从韦家身上得到太多的好处,自然而然,对于韦家没有太多的忠心,他们不必去维护韦家的统治,之所以选择摇摆,不过是希望借此来为自己挣取一些蝇头小利,又或者,趋利避害罢了。

 他们从前…是绝不可能反韦家的,他们没有这个胆子,也没有这个意愿,他们是心安理得的一个群体,今朝有酒今朝醉,什么忠义,什么大唐的江山,和他们相去甚远。

 可是现在…当他们看到武则天的声势之后,不由自主的开始摇头呐喊起来,这种盲从,却导致了在武则天还未入宫的时候,在这长安城里,在这庙堂之上,一个反韦的联盟居然悄然形成。

 这股反韦的势力,可能人数虽多,却没有太多人位列中枢,不似韦家的羽那样,占据了最津要的位置,个个手握极大的权柄,可是…他们人数众多,他们每一个人背后都有自己的小团体,他们凝聚在了一起,和三个皇子一样,成为了武则天的羽翼。

 而现在…韦后所面对的,居然不再是上皇,也不是武则天…她突然发现,只是在一夕之间,她所要面对的,乃是武…一个以反韦氏而一夜之间铸就的反韦集团。

 到了这个时候,就连韦氏也不得不承认,自己毕生所憎恨的那个女人,是何等的可怕,她猛地想起了当初,当初武则天将李显夫妇拉下皇位的时候…似乎…也是今这样的情形,那个女人的手腕…在今并没有因为年老而消减,反而更加的纯,更加的厉害,更加的让人感觉到不安。

 韦氏脸色阴沉,她看着前来通风报信的羽们,心底深处,一股没来由的恐惧,遍布了全身上下。

 ……………………………………………

 更新送到,明天清明节,汗,争取早点送到吧。(未完待续。)  m.IgeXs.Com
上章 唐朝小官人 下章